640.webp  

 

幫小孩念英文故事書,可以先想像自己是一位英文口譯人員,
有人說了一句英文,你必須馬上將它翻譯成中文說出來,
只是這兩個角色都是自己而已。例如——

英文:「Danny is in a hurry.
中文:Danny 走得匆匆忙忙。
或是 Danny 走得好匆忙。

英文:「I am six years old today.Danny said. 
中文:Danny 說,我今天滿六歲了。

一個大原則就是:
不要拘泥于英文單字的逐字翻譯,
先瞭解整句的意思,再用中文說出來就好。
多翻譯一個字或少翻譯一個字,不要緊,
只要全句的意思沒錯就好。

父母不要被句子裡的一個個英文單字先「打敗」了。
如果你總是想把每一個英文字都放到中文句子裡去,
就會常常說出「不像中文」的中文翻譯來。

怎麼將中文翻譯說得自然、口語化,比較重要。
也就是說,父母必須把注意力放在「怎樣讓故事聽起來好聽」,
別讓孩子疑惑「媽媽怎麼說話怪怪的?」好像剛學中文的外國人在說話似的。

例如前面那句「I am six years old today.Danny said.           就有媽媽問到「Danny 說」,
翻譯時是應該像我們說國語的方式,                                         放在句子的前面,還是照英文原文放在後面呢?
我會放在前面,因為這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說話的樣子啊。

對於還不習慣聽英文故事的孩子,
父母原本就要花更多力氣來吸引他們專心,
如果這時你翻譯的中文又說得怪怪的,
就可能讓孩子更不專心。 

除非孩子主動問問題,
不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接著就換下一句。
儘量不要在中文翻譯之後,
又自行加上一大堆解釋。

我是以直覺來猜想: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
孩子經過耳朵大量的「聽」,
和眼睛一邊看繪圖的比對,
只要這個「耳朵聽和眼睛比對」的經驗夠多,
孩子自然就會聽懂第二種語言。
就像小嬰兒最後是怎麼知道「媽媽」就是「你」的?
當然是嬰兒聽多了「媽媽」和看多了「你」,
兩相比對後的結果。

可是,如果我們在翻譯之後,又自行添加與原文無關的字眼,
孩子可能就無法正確比對中英文的關係,或是聲音與繪圖的關係,
所以就可能減低了「透過聽故事而學得第二外國語」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pe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