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49864
汪培珽暢銷書展7/1-7/31於誠品書店
金石堂http://www.kingstone.com.tw/ActivityPage_new/Default.aspx?aid=A1206146&
「你不要這麼沒耐心嘛。」先生說。
我當時沒反駁,只是默默聽著。
坐在床緣的我,突然有種好大的失落感,久久不能平復。
因為我知道,我真的很不應該這樣對孩子。
汪培珽手記
姊姊十二歲半,弟弟十歲,那一年發生的故事
孩子願意纏著父母的時間,其實非常短暫;
孩子會在半夜喊你的機會,根本沒有幾年。
請不要嫌棄這些生活中的瑣碎,
換個心情「享受」它,你會發現,原來這就叫幸福。
1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但是,怎麼才算重視呢?
2如果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公道要不要討?
3孩子是錯了,但我真的需要這麼大聲說話,孩子才會改過嗎?
4好老師的定義是什麼?
5好朋友不多,不代表不合群。朋友很多,也不代表不寂寞。
6當孩子不是發自內心想要忍耐時,那麼「忍耐」的美德,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7在還沒通盤了解整件事的情況下,我總是選擇對孩子「少說話為上策」。
8和孩子意見相左,聽誰的?
9如果打孩子,就可以讓孩子上台大,你會打嗎?
10明明不喜歡自己被這樣對待,為什麼不敢說「我不喜歡」?
11孩子的得失心重,是天生的嗎?
12當孩子行為失常時,除了糾正孩子外,還有更重要的事可以做……
13看孩子不順眼?別忘了,那跟遺傳脫不了關係……
14孩子情竇初開,該鼓勵?還是先壓抑呢?
15同樣的錯,父母老是一直犯,誰可以出面管管父母?
16愛孩子的機會隨手可得,只看你把握住了沒……
17永遠要給孩子機會……
18小孩子,只要看一眼父母的臉色,就知道「現在我還是閉嘴比較聰明」。
19父母作的決定,不見得都比孩子的正確,我們不要太固執……
20孩子不理你,千萬別緊張。愈緊張的父母,孩子愈不想理你……
21青少年不在乎父母說的話嗎?
22你恨你的孩子嗎?恨鐵不成鋼。通常你恨的是自己……
23請每天跟自己說三遍,「我是好媽媽,我是好媽媽,我是好媽媽。」
24覺得養孩子很沒樂趣嗎?真正投入心力在孩子身上的,都樂得不得了。
25怕孩子恨你?只要是對的事,讓孩子恨你都要堅持……
26討厭自己是個緊張兮兮的媽媽嗎?有時候沒辦法,你不做,孩子就要放牛吃草去了。
27當小孩犯錯時,最好的對策就是跟孩子討論「最好的對策是什麼」。
28孩子自制力的最大來源是什麼?
29父母會犯的錯,不比孩子少,所以別老是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30只有小孩會被寵壞?錯,大人被寵壞的機率才高呢……
31一個人的魅力,不光是外表一件事就可以說清楚的……
32「孩子終將有自己的家。」有這種心理準備的父母,才可能活出自己。
33將「聽話的孩子」視為理所當然?你最後會嚐到苦果的……
34別以為孩子不愛你,如果你真的有這種感覺,表示你對孩子的愛,他們沒收到。
35任何人如果要用友情來傷害她,至少,在這個階段,是非常容易的。……
36人活著不能沒有朋友,朋友的重要性甚至跟另一半勢均力敵
……
這次的手記做成了厚厚飽飽的小開本
希望讓你有「隨時可以帶我出門」的自在感覺
將於2012年6月25日與你見面
「為什麼沒有特定主題的汪培珽手記,你還是喜歡看?」
◎汪培珽的手記常常一針見血、三言兩語就戳破大人世界裡的荒謬。那些瞬間即逝的風景和小事,統統讓她的手記捕抓下來了,也啟發了每個父母都可以這樣做。——Amanda Liu
◎「很寫實,很親切,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樣。」汪老師的手記系列,在敘述事件發生的同時,還會加入一些自己的臆測跟想法,遣詞用字生動幽默,讓人偶而還會想吐槽!很像在和朋友聊天,讓讀者不知不覺就被作者洗腦了。——許倫境
◎生產時,我怕自己死在手術台上,懷孕時就不斷告訴我先生,如果我有個不測,請你照汪培珽的書教我的孩子。現在還是一樣,人生無常,如果我有個什麼不測,也請我先生務必照汪培挺的書教我的孩子。我先生問:「只有汪培挺嗎?」(我架上還有別的教養書。)「沒錯,只有汪培挺的,外加我訂的汪培挺書單之中英文繪本,請你每天唸給我的孩子聽。」——Selles Cheng
◎汪老師的書,很像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可以在裡面找到父母需要的答案。手記系列,讓我知道,下次面對孩子時,「這樣說話會更好」。老師的書也像故事書,每當夜深人靜時,總是讓我讀得津津有味呢。——Bonnie Chen
◎老師的書,我是用來悔過用的。很實用的懺悔書。也謝謝老師這麼勤快地寫書。——Yu-fang Tseng
◎因為生活已經充滿太多教條,所以平易近人的生活寫實,讀起來不但觸動人心,而且讓人再三回味。——Wang Wen
◎父母們沒辦法一次讀完一本書,根本沒時間啦。手記抽時間讀個 一兩 篇,吸收一下,有空再 一兩 篇。從小事來教育小孩,我非常認同喔。——羅曉雯
◎藉由手記,我可以與另一半討論——未曾解決或未曾發覺的管教問題。對孩子的未來就更有信心了。——張寶月
◎拜讀汪培珽的書,是想要追尋她在親子課題裡的那一份「淡定」。——Lily Peng
◎汪老師的書我全部都看過。最近在看手記裡的其中一本《真的放手讓你飛》。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的確讓人很有感觸。汪老師的筆觸很有親和力,又能切中問題的核心,常讓我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Kisucandy Jc
◎汪培珽做到了很難得的面向:用說理的方式和小孩溝通(加上耐心無限大)。真的讓我「穿進孩子的鞋子裡」去思考,自己給的是良藥還是毒藥?讀她的文章,提醒了我,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讀她的書,了解的不只是小孩,放到大人身上也適用,因為人性是共通的。——ChenHuei Kang
◎之前兩本手記我都看過唷!會喜歡的原因是: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不限時間、地點,隨手翻來就可以看了。老師的文章所傳達出來的想法或者是價值觀,就算我的小孩才三歲,都覺得很受用,而深深地收進我心裡的抽屜裡。真期待老師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