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已經印好了,今天進裝訂廠。
負責印刷的人似乎比我還緊張,昨晚用最快的快遞,
將裝訂前的書寄到香港給我看。(其實印之前,多方人馬,當然看過了)
我現在才知道,書是由這一本本的小書組成的。我一邊欣賞著小書,
怎麼覺得自己好像是正在產檢的媽媽,正透過超音波在跟小寶貝打招呼呢!
這是一本大開本的書,字的大小,也選了一個讀起來會比較輕鬆的。
管教孩子已經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了,
再不能讓父母愈讀愈有壓迫感,真恨不得捉孩子來揍一頓。
我選了日本的進口紙,因為紙商說,如果書裡有照片的話,
會讓照片有亮亮的底片質感。
但——是,我的書裡一張照片也沒有啊!
因為紙商說:「雖然沒有照片,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樣的紙質,
會讓每一個字,有比較立體的感覺,感覺整本書比較活。」
真的?假的?又不是上市場買魚,還有死活的問題啊!
昨天翻著小書,看到第四十五頁弟弟的插圖時,我忍不住大叫起來:
「弟弟,快來看哪,這簡直就像你剛剛用鉛筆,親筆畫在書上的一樣呢。」
質感很棒,不溫不火,我很喜歡。
讀者可能不會注意這件事:每本書的前後,會有幾頁叫「扉頁」。
有些書會省略,或是直接用白紙代替。講究的,通常會印上顏色。
我當然很講究,但是選顏色時,美術設計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
因為我想用——黑色。
「黑色?嗯,是可以啦,可是……你是親子書耶。」
這個美術設計很酷,只提供意見,從不幫你下決定。
她說過一句話,很有藝術家的哲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學,每個人都有設計天份。不一定要聽專業的話。」
所以,我發現了一件事:從頭到尾,我都只是在讓自己高興而已。
稿子一看再看,看稿的時間比寫稿的時間還久。
印刷紙張東挑西撿,真想不顧成本概念給他豁出去了。
書封做好還要上光,上光還分等級,普通的我不要。因為光線很重要。
裝訂,說到裝訂,這下到時要問你們了:
很多書的裝訂,就是常看到的傳統膠裝。
膠裝的最大缺點是,書翻的不能像線裝書可以180度的翻開。
也就是說,書無法自行攤開在桌上,必須拿手或東西壓著。
線裝書不用想,可是在它們之間,還有一種叫PUR膠裝:
PUR(polyurethane reactive)膠裝大約源自於1989年,其首先在北美以手工裝訂系統來試驗,PUR可以做到假精裝書的效果,其優點:
(1)較佳的黏著性:由於聚胺脂分子的極性特點,可以將底片或紙張等物質緊緊的黏在一起,單頁的拉力是比傳統膠裝方式還要好上 40-60%。
(2)可以將書攤得更開:如果採用 PUR 膠裝的書,可以將書本攤得更開,不需要像傳統閱讀時,必須要用手拿著書看。
(3)抗冷和熱:溫度對膠裝書出口的品質最重要了,而 PUR 耐溫度的範圍從 -40℃~93.9℃,非常適合空、船運至極地地區。你可以做個實驗,將傳統熱膠裝書和 PUR 膠裝書放置冷凍櫃,隔天再取出來翻閱看看到底那一種膠會讓書變成活頁紙呢!
(4)書背較不易起皺:如採用標準熱膠的方式膠在橫絲流的紙張最容易起皺了。但是採用 PUR 膠裝時不須要太高的溫度;並不會從紙張帶走太多的水份,和 PUR 膠固化後仍有些許的展延性; 可以讓紙張回復至原來纖維的方向。所以書背也就較不易起皺了。
(5)減少刀口的損傷:由於 PUR 膠上到書本的厚度僅需傳統的一半,可以減少裁刀的損傷。
(6)書背可以很方正:PUR 用膠量減少了,也有讓書背更方正了。
(7)抗溶劑性:當油和其它溶劑將傳統熱膠溶掉的時候,固化後的 PUR 膠可以絲毫不受到油和溶劑的影響。Google找到的知識
我真的有毛病啊——!閒閒沒事做嗎?
誰買書會看你用什麼紙,用什麼黏膠,可以攤開到幾度啊!
我計較這麼多,書會因此多賣兩本嗎?
我甚至可以聽見自己在嘲笑自己耶。
不惑之年,才發現了自己的罩門——
等我不那麼在乎自己高興不高興的時候,人生可能會輕鬆許多。
到時請幫我看看,書是不是真的可以自己攤開在桌上?
如果還有那種很難翻開的侷促感覺,
我就要去找人打架了。
黑色的扉頁和篇名頁,很漂亮。還有相紙的質感哪,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