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40384  

除非孩子主動問問題,
不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
接著就換下一句。
儘量不要在中文翻譯之後,
又自行加上一大堆的國語解釋。

我是以直覺來猜想: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
孩子經過耳朵大量的「聽」,
和眼睛一邊看繪圖的比對,
只要這個「耳朵聽和眼睛比對」的經驗夠多,
孩子自然就會聽懂第二種語言。
就像小嬰兒最後是怎麼知道「媽媽」就是「你」的?
當然是嬰兒聽多了「媽媽」和看多了「你」,
兩相比對後的結果。
可是,如果我們在翻譯之後,
又自行添加與原文無關的字眼,
孩子可能就無法正確比對中英文的關係,
或是聲音與繪圖的關係,
所以就可能減低了「透過聽故事而學得第二外國語」的效果。

*

《語言本能》一書,提到了一個學習語言的例子:
大約是說蠻荒中的野人爸爸對著跑過森林的一隻兔子大喊一聲,
他身邊還不會說話的小孩也聽不懂爸爸說的是什麼,
但是爸爸不用開班授課,日子久了,
他對兔子大喊的次數夠多了,
小孩就會慢慢知道他爸爸喊的到底是不是兔子。

所以「Danny is in a hurry.」這句話,
配上他走路的樣子,這個畫面看多了,
孩子就會知道「in a hurry」叫匆匆忙忙。
而且,這個匆匆忙忙可能還會在別的故事書中出現,
就好像兔子可能在森林裡出現,
也可能在野人媽媽準備的晚餐中出現。
只要一個詞出現的次數夠多,
孩子就會學得它的意思。
這是學習語言的必然性。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翻譯中文之後,
儘量別再說些其他話的原因。

不過情況也有例外,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大了,例如五歲,
但是他的英文程度只能聽簡單的英文故事,
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我們的中文翻譯工作就必須更花力氣——
提高音調,配合動作,
甚至扯著書上的繪圖,天馬行空地發揮,
「咦,你看這只臭鼬,放的屁好臭好臭,敵人就不敢靠近牠了。」
「你看這只小狗好大膽,竟敢對著大熊汪汪叫。」

一開始,以能「延長孩子聽故事的時間」為原則。
不管父母是希望孩子愛上中文故事書、

還是英文故事書,都一樣適用。


---------------------

汪培珽@歡迎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peiting 的頭像
    wangpeiting

    汪培珽‧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

    wangpe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