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港,是我孩子的第二故鄉,這是我當初萬萬沒想到的事。

六年後我才發覺,孩子的童年,將有一半的時間是在香港度過的,

這樣的地方,當然可以稱為故鄉。

 

這也是後來才知道的,除了香港,還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

這些對台灣出版的書籍最捧場的幾個地方,

都對故事書有注音符號這件事很沮喪。

 

一開始我很納悶,後來想想,自己從小沒看過的符號,

硬是要放在閱讀文字的旁邊,

就好像有時候我看到故事書裡有羅馬拼音出現,

自己根本就有一把丟開的衝動。

 

因為我們是跟注音符號一起長大的一代,當然不會看它不順眼。

所以當有海外的讀者來問我台灣的故事書都有注音嗎?

對,百分之九十九都有。

可是我也會樂觀地說,其實只是大人不習慣,小孩根本不在意的。

好的故事書,在沒得的選情況下,有沒有注音都要替孩子收藏。

 

香港還好原本就是學繁體中文。

不過好的故事書,既然沒得選,是不是簡體也要幫孩子收藏的。

 

《想生金蛋的母雞》《弄丟飯糰的小婦人》我沒有放注音符號。

對不起,我不是為了海外市場,我只是單純地從美學角度來看。

我希望每個字的四周有一個漂亮的空間,乾乾淨淨的、不受干擾的空間。

繪本給小孩的,認字的功能是最其次的。美學的潛移默化更重要。

 

香港沒有注音符號,所以他們電腦上都用什麼方式打中文字呢?

這也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事,倉頡輸入法。

五年前,當我一開使用電腦寫稿時,

猶豫了好一陣子要學什麼中文輸入法。最後偷懶用了注音。

原來,最有效率的打字法,就是倉頡。

只是它最難學,所以常常被人忽略。

學會了倉頡,你會更注意每個中文字長的是什麼樣子,對嗎?

 

我不知道的事情還真多。後來有人告訴我,

注音符號是1918年才發佈的,然後就一直沿用至今。

 

我愛注音符號,它是我童年的一部份。但是當父母的,

也別以為想到孩子的學業,就不由自主地擴大了它的重要性。

「有沒有想過,古代人也沒注音,還不是照樣認得了字,不是嗎?」

中文字看久了就認得,有沒有注音都一樣。

   

海外的華人孩子,希望你們也會喜歡這些故事書。

一定會的。

 

祝福,汪培珽

-----------------------------------

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peiting 的頭像
    wangpeiting

    汪培珽‧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

    wangpe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