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希望你們支持
市面上大概百分之九十八的故事書,都有注音符號。
為什麼我卻要印沒有的呢?
第一,繪本,美感很重要。
繪本裡的字,也關係著美感。
有注音,不夠美。
故宮博物院裡的毛筆字,很美。
但是旁邊如果放上注音,影響美感了吧。
第二,繪本,原本就是設計讓父母讀給小孩聽的。
第三,常常我愛的故事書,文字都不會只有一、兩句。
如果再擠進注音符號,「透氣性」不夠。
大家可能已經看習慣了注音,但沒有的,漂亮多了。
「但是有一天,如果小孩要自己看書呢?」
小孩需要注音來幫助閱讀的時間很短,
讀學校課本已經足夠。
繪本卻是一件可以留下來一輩子的東西,
整體的美感更重要。
權衡之下,我捨棄注音符號。
我問姊姊,她說她不記得她有用注音讀過書。
她還說,一本書聽媽媽讀過這麼多次,
看久了就知道是什麼字,沒有注音,沒關係的。
我知道,這種反市場潮流的行為,很冒險。
「不管,我就是要試試看。」小母雞是這麼說的。
希望你們會喜歡。
字型和大小,也讓我看了好久。
盡力最好每個細節,就是人生的樂趣之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