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游完來回18趟的800公尺,洗好澡,打開手提電腦正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時,

兩公尺外的大玻璃裡,是社區的遊戲室,有一張天真的表情,直楞楞地看著我。

 

看看旁邊沒人,於是我拿起手邊電腦的滑鼠墊,跟這個很小的孩子,

玩起了「你看,我在哪裡?」的遊戲。

這是大部分做媽媽都玩過的把戲:將自己的頭,用棉被啦、毛巾啦、書本蓋起來,

然後再突然從遮掩物中竄出,配合地喊出「嘛,掐」。

孩子就會喝呵呵的笑起來。(有時後會被嚇哭,端看你的『親民指數』如何)

 

這個我一點也不認識的小人兒,傻楞楞的表情,突然開始有變化了——

從他搖搖擺擺的步伐來看,應該很小(後來得知是13個月)——他開始「愛」上我了。

猛盯著我看,有時候看的不好意思了,還會往回走,但又不時轉頭回來「瞄」我。

最後當然,還是忍不住地回到玻璃窗前,然後這時後,我正好拿出了我的塑膠小水壺——

 

先喝了兩口水,轉緊蓋子後,我突然耍起把戲的將水壺往空中拋,然後接住,來回好幾次。

 

當時我覺得自己的模樣一定很傻,也真怕他的媽媽突然出現在我的後面,大叫一聲:

「不要勾引我的孩子。」

 

接下來的事有趣了,小人兒走回去也拿來了他的杯子,就是每個孩子都用過的的那種學習杯:蓋子緊密,上面插跟吸管,以致於杯子倒地也不會將水潑出來。

 

這時候,他看我拋水壺拋的高興了,就拿起自己手裡的杯子往地上放,

然後瞪著杯子好幾秒鐘,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我突然懂了:他想學我做拋水壺的動作。

但是他的年紀太小了,無法將眼睛看到的動作複製到自己身上。

認真地看看自己,又看看我,然後小人兒的臉上就出現了,「那ㄟ按呢」的表情——

好像諾貝爾獎得主在研究分子力學,但是多年來都不得其解的困惑。 

 

最後,我拿出了工作前要先吃的早餐,

大大的全麥麵包,已經塗好了我最愛的杏仁醬,當我大口吃起麵包的時候

(我知道你可能也很想吃,但我沒辦法分你,你得瞭解我的苦衷),

他轉頭跑走了,不到三秒鐘他媽媽就帶他離開遊戲室了。

 

我猜,他一定是跟他媽媽說,

「那位阿姨很沒愛心,在小孩面前吃東西又不分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觀察小孩子的表情,真的是很有趣的事。

好像萬事萬物的真理,都包含在那一對小小的眸子裡。

誰說小孩是無知的,我從來就不相信這種說法。

 

 

每日一句:

希望孩子有一張充滿陽光的臉龐嗎?

那需要大人多跟他們眼對眼的說話和遊戲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pe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