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舉例六:我家二年級的孩子也這樣,常常訂正沒完成不能下課,但他對不能下課這件事不以為意,就算幾週都不能下課也沒關係。怎麼對他曉以大義都沒用。好煩惱,媽媽我不太能接受這種分內事沒做好也無所謂的態度啊。
不是只有你。全天下沒有父母能接受這種無所謂的態度。
不過,你是怎麼斷定孩子不以為意的?
全天下應該沒有一個八歲的孩子可以看著大家都出去玩,
只有自己被鎖在教室寫功課,還覺得很好。
「幾週不能下課也沒關係」,
那是你說的吧,不是孩子心裡想的。
孩子心裡想什麼呢?
既然想關心,何不每天花時間坐下來陪他,
你也好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曉以大義沒用的,而且你也已經說過。
利用多陪伴的時間,跟孩子聊天,不是說教,純聊天,
先聽聽他心裡怎麼想的
(其實很多小孩都喜歡跟父母說話,只是大人沒時間)
大人要忍住別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我們要接受孩子天生的發展時程,
況且他還這麼小,隨時在長大。
會不會是專注力還沒發展好,
即使心裡想也做不到確實完成功課呢?
《管教啊,管教》整本書都在告訴父母
如何跟孩子好好「曉以大義」。
但你會發現,我所謂的道理,多半跟人格養成有關,
比較少著墨在「天生」的事情上。
例如孩子吃飯慢、動作摸摸拉拉、害羞不敢打招呼、喜歡跳上跳下,
說道理沒用啊,它也沒有道理可言。
最可能是過度現象。多說反而加強孩子的缺點,是反效果。
很多孩子都比較晚熟。
晚熟,不是問題,只是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和等待。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