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還做不到不拖延。
就好像抽煙的人還做不到戒煙,
或是不想發胖的人做不到不吃甜食。
沒救的多半是大人,孩子才容易導正呢。
當你發現該寫功課了,別光動嘴巴催促,
請牽著孩子一起去做功課。
「但孩子更不專心,喜歡跟我聊天。」
嗯,大人總愛把責任推給小孩,一個人有辦法聊天嗎?
還不是你自己也聊得很高興。
「寶貝,先寫功課,寫好我們再痛快的聊。」
好好的多說幾次,說到孩子覺得被你打敗就沒事了。
有沒有聽過一種說法,
孩子不專心,是因為運動量不夠。
身體沒得到足夠的舒展,心理也無法安頓。
從幼兒園開始,姊姊弟弟放學後,我會帶他們去公園玩、溜冰,
或轉進市區的小公園裡玩溜滑梯盪鞦韆。
幾乎是每天。
就像每天都要吃飯一樣。
這樣的習慣持續多久?
直到他們進入青少年不再黏著媽媽。
意思是,從小到大,放學後都是先去活動筋骨。
後來我們還會去打羽毛球、游泳、跑操場。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哪天沒去,都是媽媽偷懶,與孩子無關。
學校的活動量不夠嗎?
我們的教育不夠重視體育。
體育,跟寫功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對身體和頭腦的發育都是。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