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08825_10219395303929202_4162516392991522816_o.jpg

 

Q 1:幼稚園中班的女兒與同學爭執不下,

我遠遠觀望故意不幫忙。

這麼固執的個性,我要怎麼教她?

Q 2:五歲的兒子在公園玩,

被人欺負也不知道反抗。

這樣懦弱的個性,將來如何生存?

Q 3:兒子小學的導師太嚴厲,不是打就是罵,

我想替孩子轉學,但先生卻不肯,理由是:

這一點磨練都承受不了,將來怎麼成為男子漢?

 

我們不能因為要完成「教好孩子」這件事,

而失去了做人基本該有的同情心。

太執著於「完成目標」的父母,

就可能踏入這樣的教養迷思裡,

然後原本要表達的愛意也因此消失無蹤。

 

還未成熟的孩子遇到挫折時,

父母最先該展現的就是同情心。

 

可是我們周遭很多父母,

往往看不見孩子該同情的部分,

只一味地擔心著,

「這樣的孩子,將來該怎麼辦?」

將來的事,不見得會發生,

可是眼前,孩子需要你的關懷和安慰,卻是事實。

但有太多孩子在自己需要幫忙時,

往往什麼也得不到,

然後看到的卻盡是父母失望的眼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pe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