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喜歡跟父母說話

 

時常,姊弟倆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媽媽窩在沙發上聊天。

 

這個聊天環境的形成,不是因為孩子有很多話想說,也不是因為媽媽多善於傾聽,真正的關鍵只在於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

 

媽媽先在沙發上坐下來,然後什麼事也不做。因為媽媽將自己安置在一個不會移動的位置上,而且呈現無所事事的樣子,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圍過來了。

 

所以爸媽先不要急著抱怨:為什麼我的小孩都不跟我說學校的事?常常問題的關鍵是卡在:父母老像個陀螺似地轉個不停,小孩就很難有機會跟你說話。小孩子,只要看一眼父母的臉色,就知道「現在我還是閉嘴比較聰明」。

 

 

要父母不貳過,不容易

 

小心哪!做父母的雖然下定了決心要改過,卻時常還是無法馬上成功的。後來弟弟開始幫媽媽畫下一本書《管教啊,管教》時,有一天他畫好了一幅「惡魔媽媽加上旁邊有個小孩」,我又不高興了,「這個小孩的腳怎麼這麼短,歪歪的,好像殘廢了……你為什麼要把腳畫成這樣……」小小的孩子,對父母的批評時常是無可奈何的,弟弟當場整個人失了顏色。結果,這幅插圖竟然從五十多幅裡脫穎而出,被美術設計選了當封面。哎,父母如果不想毀了孩子的天分,最好還是少說話為上策。

 

 

一廂情願不叫愛

 

父母給子女的愛,不可以一廂情願。

 

父母給子女的愛,不能用「我是為了你好」,而硬塞給孩子。如果你硬要塞給我的是「錢」,我可能不反對。但如果是「愛」,別傻了,愛是一種心靈上的溝通,「自說自話」稱得上是溝通嗎?

 

有人問:如果孩子不讓我愛他、排斥我,我就不能無怨無悔地繼續愛他嗎?當然可以,但是請注意,你所謂的「無怨無悔的愛」,小心不要騷擾到孩子的生活了。就好像,甲男愛乙女,但是乙女不愛甲男,如果甲男還是無法克制地要繼續示愛,那就是一種騷擾。

 

 

當孩子對自己沒信心時

 

媽媽記起來了,一年前,我與弟弟的對話是這樣的,這些話不僅能安慰孩子,而且百分之一百有說服力,連大人聽了都不得不贊同。

 

「弟弟,你放心,你不會是卡奴。」

 

「為什麼?」媽媽說得斬釘截鐵,弟弟的表情高興中透著疑惑。

 

「因為每一個卡奴,事前,都不知道自己會變成卡奴。而你這麼小小年紀,就已經知道了,所以,對不起,你沒辦法成為卡奴。」

 

不要以為我是在安慰孩子,我沒有,我根本打心底認為:他不可能是。

 

心裡不是

 

不久,晚餐時間到了,我們準備去外面吃。我問爸爸:「弟弟怎麼辦?」

 

「我去叫他。」

呵呵呵,你去叫他,說得容易,你叫得出來才怪?

 

爸爸很有自信地去了,兒子根本不開門,爸爸問他,他有回答,沒有不禮貌了吧,但是從頭到尾的答案只有一種「不要,不好,不去」。

 

爸爸沮喪地退回客廳,我又問:「怎麼辦?」

 

「那我們自己去。留他一個人在家,是他自己說不去的。」爸爸說。

 

雖然他已經到了可以自己在家的法定年齡,但你絕對不可以留他一個人在家,為什麼呢?

 

因為,他嘴上說不去,可以心裡不是。只是拉不下這個臉。

你看如果父母真的走掉不理他了,孩子會有多傷心啊。

 

沒錯,是他自己說不要去的。可是他是還沒成熟的小孩子啊,今天換成是先生跟太太吵架,先生可以因為太太說不去,就自己一個人去吃飯嗎?如果真的是這種結局,那以後這對夫妻的關係就堪慮了。

 

 

恨鐵不成鋼

 

因為我知道,我沮喪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是自己過不了「浪費了兩把電動剃刀的錢」這一關。而且我甚至知道,他根本就是遺傳了媽媽怕痛的個性,我只要有一點放大鏡都看不到的小傷小痛,就會雞貓子喊叫地「哀號」。

 

父母對孩子的恨鐵不成鋼,其實,恨的多半不是孩子,而是自己。自己為什麼鼻子不高一點、自己為什麼不聰明伶俐一點、自己為什麼不膽子大一點、自己為什麼不用功一點、自己為什麼不看清楚一點再嫁人……

 

別把對自己的不滿,發洩到孩子頭上,因為那根本——不關他們的事啊。

 

 

請練習左耳進右耳出

 

三姑六婆的話,不需要太在意。要寵壞孩子,還不容易。要愛孩子而且能忍住不寵壞他,才是教養功力的所在。

 

 

不刺探

 

一旦父母開啟了刺探小孩的教養模式,那就只說明了一件事:我不信任你。如果父母懷疑小孩會在家裡玩電動,那代表父母心裡已經有了『小孩會不聽話』的心理準備;既然你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如果真的發生,似乎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了。」不是嗎?

 

多少太太會檢查先生的手機、簡訊、口袋、存摺?會這樣做,婚姻不保的機率更高。如果有一天你有了想這麼做的念頭時,那就是婚姻不保的警訊。是因為我不信任對方,他才出軌?還是因為對方出軌,才不值得信任?在我看來是同一件事。因為信任,是任何關係裡最重要的一環,當它出問題時,就表示這段關係要多加關注了。雖然姊姊還小,但這些話我還是順便說了。

 

 

養你長大要花掉我多少錢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父母會對小孩說這樣的話?可能是在小孩六歲,當他最調皮搗蛋的時候說的吧;可能是在小孩十五歲,當他最叛逆聽不進父母道理的時候說的吧可能有些父母一輩子都在對孩子說這句話;甚至有些父母雖然嘴沒說,但在整個養育孩子的過程裡,心裡嘀咕的都是這件事,「你花了我多少錢。」

 

這句話我為什麼不會說?因為我根本不在乎我花了多少錢養孩子,孩子在乎的也不是你為他花了多少錢。我們為了孩子花的時間和金錢,都應該是自己心甘情願的結果。而隱藏在「養你長大要花掉我多少錢」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錢。我付出了多少,你將來就要回報我多少。」父母將自己與孩子的感情,跟金錢扯上等號,你覺得很明智嗎?

 

他們真的好愛你

 

爸爸總是這麼疲憊,回到家的爸爸總是這麼疲憊。

這份疲憊,無形中阻隔了孩子愛你的心。

沒辦法」是你的說法。

多少美好的人生,就在這三個字中錯過。

是沒辦法,還是沒想過——事情是可以被改變的?


6/30,星期六或之前,你就一定可以在書店找到我的第九個書小孩《別在半夜找媽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pe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